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资讯>教学教研

与古树为友,探寻文化之美 ——金华名师工作坊第四十次研修活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05 点击数:

10月30日上午,苏州工业园区金华名师工作坊第四十次研修活动在苏州工业园区东延路实验学校举行。本次工作坊以苏州古树为主题,深入挖掘苏州古树的文化内涵,旨在通过这一独特的视角,激发教育创新思维,增进对本土历史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本次活动分为课堂观摩、精义论坛、专家讲座三个环节,由工作坊坊主、省特级、正高级教师金华主持。

 49d3d26fe8eb44a9bd38077b68ffdf62.jpg

课堂观摩

孔文鑫老师执教的第一课时是《文化之脉——为古树立传》,首先通过“寻树计划”这一前学任务,引导学生关注到“古树”这个特别的研究对象,并基于文脉传承的视角,开展了对古树前世今生的档案探究与小组汇报,层层递进的启发学生思考古树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最后,以文字与图像的互文关系为切入,引导学生用文字来“画”出古树的故事,理解守护“绿色乡愁”的意义与价值。

0c23a0689f154aae8b091ac1b157ba5e.jpg

77b9a3b8e0af4bf9a3555ca81adda55e.jpg

张周乐老师执教的第二课时是《绘影留痕——探古树之秘》。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组成古树探秘队,通过观察和对比银杏、枫树、紫藤和柏树的特征,深入分析古树的奥秘。

439fd5aa189742ac842c8433ab5aa4f4.jpg

7ef4e824df5d4aba905a8bf1a77278b2.jpg

精义论坛

随后的精义讲坛环节,由常州市学科带头人王晓杰老师主持。首先,孔老师与张老师对自己的课程进行了深入解读,分享了课程设计的初衷与思考。参加本次活动的老师们也对两节课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点评。

fc0074f9ff644738a50ba07e48c4419d.jpg

674678c82f4948558076bfe5bf2081bc.jpg

唯亭学校的周伟老师认为,孔老师的课堂扎根历史,着眼传承,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总结、合作实践的能力为导向,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做了充分的准备,给予了多感官、多介质、多形式的课堂体验。对“古树”这一主题的深入挖掘,丰富了学生思考和实践的界限。

 880e577e26d542709ab3e979f34fa616.jpg

东延路实验学校的袁薇老师分享了张老师的课堂带给她的“新颖”感受,课程主要聚焦在学生的自主理解而不是技法本身,这种方式也带给了自己平时教学上以启发。

 80e94f724b5c4d648a5f94e7dce7cc3f.jpg

星洲小学的罗畅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课程以文化为中心,通过探究古树展开。孔老师的课程通过作品赏析、学生讨论,发现古树的色彩造型之美,感受文化。张老师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中掌握知识技能,通过传统的国画材料描绘出古树之美。

 b5fb4703f02e4f369708a1da0c32574d.jpg

朝前路实验学校的徐雯燕老师谈到了学生创作时的激情与专注度十分动人,所以也启发了自己去思考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提高同学们的创作激情,如何更有创意地呈现同学们的作品,使其获得美术学习的乐趣与自豪感。

 62446aef589546f6957892bd4204c9dd.jpg

最后,金华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提出要思考真正应该教会学生的是什么,不是技巧的堆砌,而是心灵的启迪与创造力的释放。

 f9c9c2577abd4f479e557d7bc31387cd.jpg

专家讲座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常州市龙锦小学王晓杰老师做了《非遗进校园与美育融合 项目化实践探索》的主题讲座,王老师从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自己推进此项目的过程与心得,从思考如何让“美”落地生根开始,是如何关注到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国家课程中的。同时,王老师指出,美术老师的教学方式应当更加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做中学”“创中学”“展中学”。

 05a7fa4e44b84a73bd8c4831288760fa.jpg

美育,不是“教”而是“沁润”。此次美术教研活动,不仅是美术实践领域的一次积极探索,更是对文化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的一次有益尝试。

 90d53b7dd42a4276b885619dc56d5b61.jpg

图文:教科室

编辑:王腾

一审一校:莫凡

二审二校:金华

三审三校:吴颖

【字体: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