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澄学校承办2024年园区信息科技学科跨校“师徒结对”教学展示暨第一届优秀师徒表彰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信息科技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示范与传帮带作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落地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版)》。2024年1月5日,园区信息科技学科跨校“师徒结对”教学展示暨第一届优秀师徒表彰活动在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顺利开展。
首先是教学展示环节,星澜学校赵鹏宇、星澄学校庞育春为我们呈现了两堂设计精巧,妙趣横生的示范课。
谦谦君子我来当,圣人孔子穿越千年参与课堂教学。这是星澜学校赵鹏宇老师执教的《遵守网络礼仪》一课,赵老师创设了丰富的情景、互动环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小组从网络礼仪我分析、我自测、我会认,让学生做到守君子之礼、表君子之言、践君子之行,最后课堂在学生齐唱《遵守网络文明拍手歌》的快乐氛围中圆满结束,学生在交流、体验、感悟中形成自己的网络生活人生观、价值观,真正成为一名谦谦君子。
“网络应用无处不在,互联网中的数据是如何传输的呢?”星澄学校庞育春老师以这个问题切入,带领学生进入《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之旅》,庞老师从生活情境出发,类比快递运输物品与互联网传输数据,从容有序的带领学生认识数据传输的网络协议,通过画一画、传一传等互动环节体验互联网中数据的传输过程,追溯不同时期数据传输技术的变迁,展望未来。在温暖且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庞老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思考回答,将抽象难懂的网络知识展示得生动而彻底。
以研促教,教学相长,在教师发展中心刘海武老师的主持下,星澄学校庞育春老师、星澜学校赵鹏宇老师分别分享了两节课的设计灵感,听课教师们积极分享自己的听课感受,纷纷表示课堂展现出新课标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新样态。主任胡益兵对两节课都给予了高度赞扬,同时也给出建议新课程的落脚点不仅仅只局限于学科体系,可以迁移到课本外,面对复杂的问题,如何观察、结合生活,在生活中找到简单化的解决方案,让学生思考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本次研讨,老师们共话成长,对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活动进入表彰环节,教师发展中心刘海武老师宣读优秀师徒名单并颁发奖状。优秀师徒代表星港学校沙洁老师、星浦实验中学杨萍老师发言。作为师父,将率先垂范,模范引领,开放创新,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作为徒弟,将勤学多问,及时总结,仔细研究教法,有困惑及时向师父请教,增强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自身水平,为新课程注入新的活力。
活动最后,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信息中心主任、信息科技教研员肖年志凝练总结提出五“化”:问题情境生活化,教学组织项目化,学习活动实体化,课堂检测及时化,平台支撑常态化。这不仅是对两节课课堂特征的综合表述,更是对新学期课堂教学的新要求,新方向。肖主任指出在集团化新优质教育发展行动的大背景下,师徒结对,是促进园区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师徒共同发展、双向奔赴的有效手段,希望大家利用好这个机会,努力成长,最终构建一支具有园区特色的优秀信息科技教师队伍。
图文:刘迎迎、许虹、王腾
一审一校:莫凡
二审二校:施展、陈长
三审三校:吴颖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